- 时间:2025-09-22
- 点击:136
- 来源:科研与产业合作处
近日,首届江苏省颗粒大会在南京成功举办,大会表彰了2025年度“江苏省颗粒学会科学技术奖”,我校两项成果《大面积、高稳定性电致变色玻璃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》(完成人:林改、姚佳程、李晓波、张少瑜、焦自保、盛凯)荣获“科技进步一等奖”,《面向可穿戴设备的柔性锌能源电池研发与产业化》(完成人:李乐)荣获“青年颗粒学奖”。
江苏省颗粒学会科学技术分“自然科学奖、科技进步奖、青年颗粒学奖”三个类型。本次评奖最终评选出“江苏省颗粒学会自然科学奖”1项、“江苏省颗粒学会科技进步奖”4项以及“江苏省青年颗粒学奖”7项。获奖高校包括南京理工大学、南京工业大学、江苏大学等本科院校,我校是获奖高校里唯一一所高职院校。我校《大面积、高稳定性电致变色玻璃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》项目依托“江苏省低碳建材与城乡生态工程研究中心”,在江苏省住建厅科技项目、常州市科技计划应用基础研究等专项共同支持下,系统开展电致变色(EC)玻璃核心技术攻关,重点突破。目前,成果已在多家企业推广应用,对建筑、交通、电子等领域智能化与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。
青年颗粒学奖获得者李乐,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,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,荣获多项国家级、省级创新创业类竞赛奖项。荣获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、江苏高校“青蓝工程”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、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、常州高新区菁英人才计划,获评市区两级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等称号。《面向可穿戴设备的柔性锌能源电池研发与产业化》项目为绿色低碳能源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。聚焦柔性储能器件前沿,围绕锌-空气电池能量密度高、安全性好、环境友好等优势,系统开展了柔性锌能源电池的材料构筑与产业化研究。项目成果已在智能穿戴、柔性电子等场景开展中试验证,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。
未来,学校将深耕有组织科研,积极探索理论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优化科研资源配置,强化科研团队与平台建设,构建科研人才梯队,提升科技创新能力,营造技术创新良好生态,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(文/胡冬艳 图/林改 李乐 复审/袁卫华 终审/张清波)